查看原文
其他

多彩贵州 富美协同!生态文明建设绿富同兴的贵州诠释

贵州日报 2022-06-30



漫步贵州大地,秀丽梵净山、壮美黄果树……无不让人惊叹。


壮美山川、秀丽江河,源自大自然的馈赠,也离不开贵州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6年,贵州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5年来,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探索完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制度,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截至2020年底,试验区34项核心制度成果全面完成,其中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全省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42%,森林覆盖率达61.51%。


多彩贵州,正逐步走向绿富同兴。


毕节市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


扎牢制度铁笼 绿水青山重塑美丽模样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每一棵树、每一滴水,牵动着两江清流。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了多个全国“率先”。


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率先出台生态扶贫专项制度;率先出台生态文明促进条例;率先设置环保法庭并推动公检法配套的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全覆盖。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常常能看到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王家勋驾着小船打捞漂浮物的场景。“我从小在水库边长大,守护水库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王家勋说。


曾经的倒天河,河水泛黄,时有臭味,枯水时节还能看到坑坑洼洼的河床。近年来,毕节高度重视倒天河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源头治理、分段整治、处理污染源……一项项措施落地落实,让倒天河迎来华丽嬗变——干净卫生、水清岸绿、碧波荡漾。


倒天河的治理,折射出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发生的精彩蝶变。近年来,贵州实施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在绿色屏障建设、生态评价考核、生态产业发展、司法保障、生态扶贫等领域实现多个全国“率先”。


水润万物生,林泽八方福。“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山地公园省”“避暑的天堂”……一张张多彩贵州的“绿色名片”,是贵州生态治理交出的靓丽答卷。


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展绿色经济 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016年,贵州启动“千企改造”工程,通过工业绿色化转型、产业绿色化改造等促进绿色制造发展,推动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位于兴义市义龙新区的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


“锂离子电池生产需要大量自来水,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公司总工程师梅铭介绍,为加快低碳循环进程,实现节能降本,2019年底,公司引进了废水处理系统,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工业废水处理后实现再利用。


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在强大的技术手段和绿色安全的环保系统支撑下,该公司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以其循环、容量、安全的突出优势,成为国内动力电池著名生产商宁德时代、微宏动力的供应商,产品供不应求。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优良生态是贵州最大的资源,是最大的优势,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贵州用生态产品的价值跃升,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


2020年,贵州率先在全国创新实施单株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机制,全省18个县的10326户百姓实现“卖空气”赚钱,这是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美诠释。


遵义构建山地立体循环高效农业体系,已拥有赤水乌骨鸡、黔北麻羊等18个地理标志产品。遵义红、遵义绿、赤水金钗石斛、绥阳金银花等品牌享誉全国,酱香酒、茶叶、辣椒、方竹笋等农特产品走俏市场。绿色食品工业正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见微知著,黔山秀水间的新气象,正是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贵州实践。



扮靓绿色家园 全民拥抱美好生活


什么是美好生活?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的王静云有自己的答案:绿色的、低碳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


半年前,王静云家的汽车也更换成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多,还节能、环保、方便!”


“政府鼓励购买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光这个就可以节省上万元,同时还能享受购车补贴,最高可省60%。充电费远低于燃油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王静云了然于心,“好多朋友来向我打听开着怎么样。环保又省钱,值得推荐!”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贵阳市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类实现零售额4.99亿元,同比增长44.8%。


扮靓绿色家园,拥抱美好生活。


坐落于梵净山西麓的江口县太平镇快场村,居民生活垃圾通过分类后,可回收垃圾在“垃圾兑换超市”兑换积分,积分则可兑换生活用品。“垃圾兑换超市”兑出了新风尚、新气象,快场村重拾美丽容颜。


林上养蜂、林中种石斛、林下综合种养、林内休闲康养、林外林产品加工……锦屏县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探索出“五林经济”模式,2020年总产值达8.6亿元。环境质量提升了,群众的腰包也鼓了。


水城区着力践行“两山”理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如今,猕猴桃、刺梨、核桃等产业织就生态环境天然屏障,城乡居民收获满满。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贵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种好“试验田”,结出“生态果”,在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上大胆改、深入试,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编辑:胡蓉

统筹:王迟

编审:王璐瑶

更多新闻

· 贵州这里发现“罗蒙古城”?当地已竖起保护界桩、保护碑

· 贵州再提示:这些地区来(返)黔人员“三天两检”!

· 逾118亿元!贵州省获财政部提前下达两笔义务教育相关资金预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